开云中国官网:第十四届全运会圆满落幕 多项纪录刷新彰显中国体育新高度
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于9月15日至27日在陕西省西安市盛大举行,作为国内规模最大、水平最高的综合性体育赛事,本届全运会吸引了开云综合服务来自全国37个代表团的1.2万名运动员参与角逐,在为期13天的激烈竞争中,运动员们展现了高超的竞技水平和顽强的拼搏精神,多项全国纪录乃至世界纪录被刷新,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开幕式亮点纷呈 科技与人文交融
9月15日晚,第十四届全运会开幕式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隆重举行,开幕式以“奋斗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”为主题,巧妙融合了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元素,借助裸眼3D、无人机编队等高科技手段,开幕式呈现了壮观的视觉盛宴,以“秦俑”为灵感的表演环节尤为震撼,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悠久传承。
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通过视频致辞,高度赞扬了中国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成功举办全运会的卓越组织能力,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宣布全运会开幕,标志着这场体育盛会的正式开启。
竞技赛场精彩纷呈 新星老将交相辉映
本届全运会共设35个大项、409个小项,涵盖游泳、田径、体操、乒乓球等传统优势项目,以及攀岩、滑板等新兴奥运项目,在游泳赛场,浙江队选手汪顺延续东京奥运会的出色状态,一举夺得男子200米混合泳金牌,并以1分56秒33的成绩刷新亚洲纪录,赛后,汪顺表示:“全运会的竞争比奥运会更激烈,能在家乡观众面前创造新纪录,我感到非常自豪。”
田径赛场上,广东短跑名将苏炳添以9秒95的成绩夺得男子100米冠军,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位跑进10秒的选手,尽管未突破自己在东京奥运会上创造的9秒83的亚洲纪录,但苏炳添的稳定表现再次证明了中国短跑的崛起,女子铅球项目中,巩立姣以20米58的成绩轻松卫冕,展现了她在该项目的绝对统治力。
乒乓球赛场依旧是开云中国官网竞争最激烈的项目之一,男单决赛中,广东选手樊振东以4比3险胜山东选手王楚钦,首次夺得全运会男单金牌,女单决赛则上演了“青春对决”,黑龙江选手王曼昱以4比0横扫河北选手孙颖莎,成为新科全运会女单冠军。
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
与往届不同,本届全运会进一步加大了群众体育项目的比重,设置了19个大项、185个小项,包括广场舞、太极拳、羽毛球等贴近百姓生活的项目,来自各行各业的业余选手登上全运舞台,展现了全民健身的丰硕成果。
在广场舞比赛中,来自湖南的“夕阳红”代表队以一套编排新颖、动作整齐的表演夺得金牌,队长李阿姨激动地说:“没想到我们退休老人也能站上全运会的领奖台,这证明了运动不分年龄!”
全运会期间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展览和公益跑活动,吸引了数万市民参与,进一步推动了体育与城市文化的深度融合。
科技赋能赛事 绿色理念贯穿始终
本届全运会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办赛水平,5G网络全覆盖、AI裁判辅助系统、智能安保机器人等技术的应用,确保了比赛的公平性和高效性,在田径和游泳项目中,电子计时设备的精度达到千分之一秒,为运动员创造纪录提供了可靠保障。
组委会积极响应“绿色全运”理念,采用环保材料搭建场馆,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,并通过碳中和技术抵消赛事产生的碳排放,西安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的雨水回收系统每年可节约用水3万吨,成为绿色建筑的典范。
闭幕式简约不简单 体育精神薪火相传
9月27日晚,第十四届全运会闭幕式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,闭幕式以“梦想点亮未来”为主题,通过歌舞、光影秀等艺术形式,回顾了赛事的精彩瞬间,组委会主任苟仲文在致辞中表示:“本届全运会是一届精彩、卓越、难忘的体育盛会,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体育的蓬勃生机。”
随着全运会会旗缓缓降下,第十五届全运会承办地广东、香港、澳门接过旗帜,标志着全运会正式进入“粤港澳时间”,2025年,三地将联合承办下一届全运会,开创中国体育史上首次由多地共同举办全运会的先河。
第十四届全运会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全国运动员提供了展示实力的舞台,更推动了中国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,从奥运冠军的巅峰对决到群众选手的热情参与,从科技创新的办赛实践到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,这场体育盛会全面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体育的多元魅力,全运会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,为体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。